首页 >> 严选问答 >

如何写好字(如何写信息稿)

2022-09-23 19:40:41

问题描述:

如何写好字(如何写信息稿),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2-09-23 19:40:41

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如何写好字,如何写信息稿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简单概说   信息实际上是一种"内部新闻",它与新闻相比,只是受众不同。

2、其中信息主要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受众为领导同志和管理人员;新闻面向社会公开发表,受众为人民大众。

3、同一篇材料,如果公开发表在报刊上,就称为新闻,如果刊登在内部简报上,就称为信息。

4、   1.信息的类别   根据信息反映的内容,可分为   h动态类信息   h经验类信息   h问题类信息   h建议类信息   根据信息的表达形式,可分为   h简讯型信息——指一条信息只反映一地一事的简要情况,篇幅较短,时效性很强   h综述型信息——指围绕反映组织工作某一方面的问题,对各地各部门反映的同类情况作出综合概述,以反映工作的全貌。

5、   h述评型信息——指采取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方法来反映情况,既反映客观事实,又依据事实作出客观评价,直接明确地表达采编者的意见和观点,具有鲜明的倾向性。

6、   2.信息写作的一般要求   h主题突出,即集中、鲜明、深刻   h言简意赅,篇幅短小、结构严谨。

7、所谓篇中无冗章,章中无冗句,句中无冗字。

8、   h表达准确,观点与材料一致、用词规范、判断有分寸。

9、   h语言通俗易懂,朴实而又灵动。

10、   3.信息文稿的结构   h标题   h导语   h主体   h背景   二、写作信息的要求与技巧   1.标题—要引人注目   写作标题可采用   h直述内容的方式   以告知信息需求者本篇文稿之最重要的内容为目的,具有吸引力和很强的导引作用。

11、其具体做法是一语破的、不绕弯子,以最具体、最直接的事实呈现给读者,使之一目了然。

12、直述内容型的标题多用于拟写含有单一信息的动态信息,而不适于内容复杂的信息。

13、   这类形式的标题不宜用于多项事实的罗列,使得标题过长,这样反而不利于表现信息内容的实质和引起读者的兴趣。

14、直述内容型标题是信息文稿中最常用、占比例最大的类型。

15、   h概括归纳型的方式   它多用于综合信息,含有多方面内容、信息量较大的信息。

16、其用语不象直述内容型标题那样具体,通常是概括性的省略语。

17、   h评论建议的方式   评论建议型是把写作者本人对事实的评论、看法、意见或建议融入标题的形式。

18、而其突出特点是主观议论性语言多而叙述性语言较少。

19、而且在标题中常直接用“建议……”等字眼。

20、   h题文承接的方式   这种方式即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第一句话,它与文章联系紧密,融为一体,成为信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21、这一类型也是信息文稿写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22、   写作这类标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信息采用此类标题后,正文应直接承题而下,没有必要再重复一遍标题;二是这一类型的标题并不能适应于所有信息稿件。

23、就是说,不是任一信息文件的第一句话都可以作信息的标题,它必须适合作正文的前提或导语,是文章的一个有机部分,才能提炼、深化为信息的标题。

24、   一条好的标题应做到:   题文一致:即标题所叙述的事实要与信息内容一致。

25、特别要注意的是,信息标题的写作可以为了吸引读者而适当渲染,但决不能因此而夸大或缩小事实,耸人听闻。

26、在内容一致方面,还要注意用词避免造成歧义。

27、突出精华:突出最新鲜的事实突出最重要的事实。

28、突出最有特点的事实。

29、   简洁明快:实践证明,标题越长,阅读越不方便,给人留下的印象也越模糊;反之,标题越简炼,阅读越方便,给人的印象也就越深刻。

30、适当省略。

31、适当概括适当采用简称   音节整齐:音节整齐的标题念起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易于接受,方便记忆。

32、   2.导语—要直接入题“立片言以居要”   美国新闻专家梅茨说:"导语是消息的开头。

33、抓住或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甚至第一行……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

34、   毛泽东同志就说过,一切电文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读者注意。

35、   在目前信息文体的写作中,导语往往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36、一篇信息的开始一段话往往是千篇一律的套话。

37、有的信息文稿虽然注意拟写导语,但也流于一般,不够精准深刻,或层次不清。

38、   写作导语可采用   h叙述型   它直接将信息内容中最重要和最新鲜的事实告知读者,往往具备事情发展的全部六要素或只缺极少的一部分,因此也被称作摘要式导语。

39、叙述型导语是信息导语中最常用的一种。

40、   h提问型   用提问题的方式,把发生的问题或重要情况,突出尖锐地提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

41、或设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由主体作出解答。

42、两种方式都要问中要害,引出主体。

43、其中设问式要回答简略得体,上承问句,下接主体,并留有余地,使读者产生欲知事情究竟如何的念头,继续读正文。

44、提问式导语能给读者造成悬念,有很强的吸引力。

45、   h评论型   一般地说,信息只反映客观事实,不做评论和结论。

46、但如经过充分地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又是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信息写作者也应如实提供给领导参考。

47、以这一形式写作的导语就是评论型导语。

48、它并不排除对事实的叙述,但更注重叙述中要提出评论或看法。

49、或先叙后议、或夹叙夹议,总之要把作者的评论说清楚。

50、评论型导语有利于突出信息的主题,使作者直接参与对信息事实的评价。

51、在拟写评论型导语时,由于它具备叙事和议论两个部分,容易写得较长,因此要注意文字简炼,切忌把信息写得头重脚轻,导语比例过重。

52、   h概括型   概括型导语,既不采取提问的形式,也没有议论的语言,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叙述导语。

53、它的特征在于,概括性更强,语言更简炼,因而没有叙述型导语那种具体的事实。

54、在信息写作中,往往是一两句话,提纲挈领地介绍信息、的主要内容,其具体事实要到主体中寻找,因此也具有制造悬念的作用。

55、如“据反映,XX市打击经济犯罪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56、”“近日,XXX的事迹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

57、”这些“问题”“反响”是什么,读者就要到主体中寻找了。

58、概括型的导语多用于内容复杂,有需要多方面阐述的信息。

59、   一段好的导语的应该作到:   紧扣事实的主题:反映信息的最重要、最核心、最有新意的内容,帮读者抓住阅读重点。

60、   文字精练:导语的文要简洁。

61、道理很简单——不能把提要式的导语写成了主体或比重过大。

62、冗长繁杂、模糊不清、平淡无味这些导语写作的大忌。

63、   3.主体—有血有肉,要素要全   信息主体,是信息的展开部分,是对所反映情况的具体说明和阐述。

64、信息主体的要素,可以理解为"两个五"。

65、   h一是"五W",即通常说的消息"五要素":何人(Who)、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时(When)、何故(Why)。

66、有了这五个W,就能使人看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67、在一篇信息中,五个W缺一不可,而且要准确具体。

68、否则,就会使人感到语焉不详,看不明白。

69、   h二是"五有",即有观点、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结果。

70、一篇好的信息不但要有筋骨,还要有血肉,这样才内容丰满。

71、观点、措施、结果构成筋骨,情况和分析构成血肉。

72、   4.背景材料——及时交代   所谓背景,就是用来说明所反映情况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解释其发生或发展的主观条件及其意义的情况。

73、背景材料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深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74、   背景材料的种类及运用   h对比性材料烘托主体   有比较才能对其进行鉴别。

75、对比性材料是通过对事物不同侧面的比较,来突出信息主题的材料。

76、往往采取多种对比形式,或从时间上进行纵向对比;或从空间上用彼地和此地对比;或以正确的和错误的对比;或以计划和实际对比。

77、通常一段背景材料可以兼有两种或多种对比形式。

78、通过对比,可以使信息的观点更鲜明、生动。

79、   h说明性材料说明主体   说明性材料是介绍与信息内容有关的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与事物发展形成有关的原因、条件和环境的。

80、它的作用在于帮助读者理解信息来源和突出信息的事实意义。

81、   h注释性材料注释主体   信息文稿中常常出现某些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专业性或多数读者感到生疏的事实或术语。

82、如果对此不进行必要地解释,肯定会使信息使用者难于理解或一知半解。

83、对有关专业知识或不常用知识进行注释性的材料,包括产品性能,专业术语,不常用的缩语等等,是读者全面、清楚地把握信息内容的重要工具。

84、   运用背景材料应该做到:   围绕主题:信息写作中,任何材料都是围绕表达主题这一中心而安排的,不能紧扣主题的材料就是信息中该删除的废话。

85、背景材料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86、背景材料表面上看来似乎与主题关系不大,但它却是起着说明和揭示主题的作用,与主题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87、信息写作者必须以这一标准来安排背景材料,如果被表面现象蒙蔽,将无关主题的材料也作为信息背景,就失去了运用背景材料的价值。

88、   灵活穿插:背景材料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放在信息的任何部分,既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以融合于其中。

89、这就是求信息写作者全面考虑文章的行文结构和事物的逻辑关系,将背景材料放在恰当位置,既发挥其重要作用,又与主体内容浑然一体,不露斧凿痕迹。

90、   用语要简洁明了:背景材料只对信息起衬托解释的作用,因此要针对具体情况适量运用。

91、需要说清楚的,就不惜笔墨,一一阐明;反之,就可以少用甚至不用。

92、运用背景材料切忌喧宾夺主,废话连篇,淹没了信息内容。

93、   5.形式结构   形式结构是从着笔的角度考虑文章的材料安排与基本框架,它是一篇信息文稿的骨骼。

94、它的安排是否恰当,关系到能否正确、清晰地阐述主题。

95、合理选择信息文稿的形式结构是能否搞好信息写作的关键。

96、   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式的结构,是指完全按照事实的自然规律,以其发生、发展到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

97、动态信息的写作常常采用这种结构。

98、   这个结构的优点是层次清晰、情节完整;不足之处是由于事件的结果或结论都在全文结束处,所以信息的使用者不能迅速抓取信息的最重要部分,必须将全文读完。

99、这也是它只适用于写作时效性强的突发事件和动态信息的原因。

100、   倒金字塔结构   这一形式结构是指写作时按信息的重要性递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即把最重要、最精彩或最有吸引力的事实放在文章的开头,以下也按先主后次、先重后轻的顺序来记述或发表议论。

101、倒金字塔式多适用于动态信息的写作。

102、   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最大特点就是开门见山,让读者阅读伊始就对事件的梗概一目了然,便于对信息的价值迅速作出判断。

103、接下来每多读一个层次,就对整个信息多一层了解。

104、它还有一个有趣之处,就是可以从文章结尾往前删除,删至任一层次,甚至只余标题,剩下来的仍可以作为一条完整的信息使用。

105、   h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是指信息各部分内容重要性平等,形式上按系统并行安排材料的写作方法。

106、其书面形式常以一、二、三、四或部门、地域等名称进行分列。

107、其每一并列部分都可以单独成篇,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无所谓孰轻孰重,次序上也可以任意调动。

108、这一形式结构条理简单清晰,易读易记。

109、多适用于综合信息、信息述评和典型经验等类型信息的写作。

110、   h自由式结构   自由式结构是指不受框架的约束,采取灵活的写作方式编写信息文稿。

111、它既可以综合运用上述几种形式结构,也可以完全避开上述几种形式,或纵横交错、或边议边叙、或对话问答,甚至以电影画面镜头的手法写实等等,不一而足。

112、   任何一种形式结构的选择运用,都应以利于表达信息内容为根本原则。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