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八贤王最终下场(八贤王是谁)

2022-09-29 06:21:10

问题描述:

八贤王最终下场(八贤王是谁),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2-09-29 06:21:10

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八贤王最终下场,八贤王是谁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有的有关杨家将的故事或戏剧中,总有一个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似乎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2、杨家将的故事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这位八贤王也不会是凭空塑造的,但他是哪一个历史人物的化身呢?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

3、《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病亡,才二十三岁。

4、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昭也未任边关统帅,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5、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德芳之兄)。

6、他聪明英武,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7、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他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

8、尤其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出征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

9、太宗得知,更为不满。

10、回朝后,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因为他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决不会得到善终。

11、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

12、但是,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因此,又有人认为,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元伊。

13、此人“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时入呼之日“八大王”。

14、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

15、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

16、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

17、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

18、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19、 宋王率郡主柴媚春往边关射猎,辽将巴若闻报,袭击,挑宋王落马,并擒柴郡主回国,适杨延昭返家探母,路经潼台,救宋王,并将柴郡主救回;大臣傅丁奎亦至,宋王误认丁奎为救己之将,乃将郡主许婚。

20、而郡主慕延昭英俊,赠诗寄意,并赠以珍珠衫。

21、延昭回京,谒八贤王求教,八贤王与新科状元吕蒙正解破诗意,即奏知宋王,宋王问延昭姓名,始知误会,郡主乃向宋王力证救驾者为杨延昭,并请在金殿辨明真假。

22、杨继业、傅龙各率子上殿,吕蒙正令延昭及傅丁奎当面奏明救驾经过,真假立判。

23、宋王宣称:先王遗训,获取得郡主珍珠衫者为郡马,延昭立献珠衫,乃与郡主成婚。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