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消除半衰期,消除半衰期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和时量半衰期都属于药物半衰期。
2、药物半衰期一般可称作生物半效期或者是生物半衰期,也可以简写为“t1/2”,指的是血液中药物浓度或者是体内药物量减低到二分之一所花费的时间。
3、在某种特定剂量范围中大部分药物消除速度为一级,所以能够利用K(消除速率常数)来计算t1/2,也就是t1/2=0.693/K。
4、药物与药物之间的药物半衰期差别很大,比如说洋地黄毒甙的药物半衰期是9d、青霉素的药物半衰期是30min;结构相似药物以及同一种族药物,也会出现差别较大的药物半衰期 [1] 。
5、药物半衰期(t1/2表示)的计算公式为: t1/2=0.693/k,其中k为消除速度常数。
6、只要求得某一药的K值,即可按上式计算出该药物的体内半衰期。
7、例如某药服用2小时后的血药浓度为25ug%,5小时后血药浓度为19ug%,则该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K=(Inco-Inc)/t=(In25-In19)/(5-2)=0.091h。
8、该药物的半衰期t1/2=0.693/k=7.6小时。
9、知道药物半衰期后,就可以适当参考半衰期的长短指导临床用药。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