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哲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023-09-17 07:07:09

问题描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哲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跪求好心人,帮我度过难关!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3-09-17 07:07:09

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哲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用了典故。

2、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3、例如西汉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4、”意思是奸邪之人当道,使圣听闭塞,贤者便不得其任,甚至遭受诬陷与迫害,就像天上的浮云遮住太阳,使光明不能普照。

5、这里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6、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7、这两句出自北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8、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译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11、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12、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13、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14、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15、诗词赏析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16、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17、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18、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19、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

20、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2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飞来峰。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