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一段故事,讲述的是诸葛亮在隐居隆中时,刘备三访草庐请其出山的故事。下面是一段《隆中对》的简化版翻译:
【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文】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时期的名臣管仲和战国时期的名将乐毅,当时的人们并不认可他的这种自比。只有博陵的崔州平和颍川的徐庶(字元直)与诸葛亮关系友好,并认为他确实有如此才能。
当时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后,刘备非常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犹如潜伏的龙,将军是否愿意去见他呢?”因此刘备便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得以见到诸葛亮。
这段文字描述了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体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诸葛亮非凡的才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