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是一则源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收录于《战国策·楚策四》。这则故事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了深刻的道理,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引用。
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国度里,有一位名叫更羸的大臣,他以善于射箭而闻名。有一次,国王带着他去狩猎。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他们看到了一只受伤的雁子,这只雁子的一只翅膀似乎受了伤,飞得非常吃力。更羸对国王说:“陛下,让我来试试我的射箭技术。”国王同意了。
更羸并没有直接射向大雁,而是拉满了弓,却并不发射。他只是将弓弦拉得紧紧的,然后突然松开。只听“嘣”的一声巨响,那只原本已经飞得很低的雁子竟然因为这一声巨响而惊慌失措,猛地向上一冲,伤口处的疼痛让它无法继续飞行,最终跌落在地上。更羸轻松地捡起了这只大雁。
国王感到非常惊讶,询问更羸为何不直接射箭却能轻易捕获大雁。更羸回答道:“这只雁子是因为受过伤,所以胆子很小,容易受到惊吓。我之所以没有直接射它,是因为我知道只要利用它内心的恐惧,就能让它自己落入圈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度的恐惧会让人做出一些不明智的选择,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绊脚石。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洞察事物的本质,运用智慧解决问题。《惊弓之鸟》不仅是一个关于射箭技巧的故事,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