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属于《国风·周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这首诗以关雎鸟的鸣叫起兴,表达了男子对心中理想配偶的深切思念和追求之情。
原文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如下:
在那河中的小岛上,关雎鸟相互鸣叫着。美丽贤惠的女子啊,正是君子所喜爱的伴侣。水中的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水中左右采摘。美丽贤惠的女子啊,日日夜夜我都想着她。追求她却无法得到,我白天黑夜都在思念她。长夜漫漫,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水中的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水中左右挑选。美丽贤惠的女子啊,我要弹奏琴瑟来亲近她。水中的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水中左右拣取。美丽贤惠的女子啊,我要敲响钟鼓让她快乐。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表达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古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比兴手法,借关雎鸟的和谐鸣叫象征男女之间的和谐关系,用采摘荇菜这一劳动场景象征求爱过程中的努力付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也反映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
标签: